“星月交輝 海天勝覽——科技薈澳系列活動”28日在澳門科學館拉開帷幕,旨在推動澳門科技創新,促進澳門航天航海科普教育和高科技產業發展,激發澳門公衆特別是青少年科學探索熱情。
麥卡倫年度巨獻「Classic Cut 經典復刻2023」限量款 展現釀酒工藝的堅持與創新
記者:劉剛、李寒芳
報道員:樑建華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星月交輝 海天勝覽——科技薈澳系列活動”28日在澳門科學館拉開帷幕,旨在推動澳門科技創新,促進澳門航天航海科普教育和高科技產業發展,激發澳門公衆特別是青少年科學探索熱情。
麥卡倫年度巨獻「Classic Cut 經典復刻2023」限量款 展現釀酒工藝的堅持與創新
記者:劉剛、李寒芳
報道員:樑建華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16日拋出考慮登廣告賣車的想法、打破長久來不登廣告的「禁忌」,似乎顯示這家電動車公司最近銷路不太順暢。 圖/Tesla提供
獨立分析師和空頭人士指出,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積壓訂單數量比去年底的水準還要低,可見降價刺激買氣的成效不顯著,加上執行長馬斯克竟然拋出考慮登廣告賣車的想法、打破長久來不登廣告的「禁忌」,在在顯示這家電動車大廠近來銷路可能不太順暢。
一张IG截图指控市长喝酒 网友打脸议员:我朋友只是长得像高虹安
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華爾街著名大空頭錢諾斯(Jim Chanos)推文說,他一瞄特斯拉的未交貨訂單(backlog order)數據,立即斷定這家電動車領導廠商也面臨銷路不順的窘境。
錢諾斯用他的Diogenes (@WallStCynic)帳戶推文說,根據獨立產業分析師Troy Teslike的評估,特斯拉即使近來祭出降價措施,積壓待消化的訂單數字仍低於年終時的水準。
他說:「別管股東年會了,此時此地看來,特斯拉的未交貨訂單如今已跌破年底的水準,縱使大幅降價。因此也提及先前禁忌字眼『廣告』。歡迎觀賞汽車業現況。」
錢諾斯並轉推Troy Teslike附上圖表的一則推文,內容提到據他估算,特斯拉截至4月30日的未交貨訂單是6.8萬輛,遠低於3月31日的10.2萬輛,也低於2月底的10.6萬輛、1月底的8.7萬輛和去年12月底的7.4萬輛。
馬斯克16日也在特斯拉股東會上對一名股東說,特斯拉考慮打廣告試試,儘管他認爲這麼做大致上是向唱詩班傳教。特斯拉成立20年來,從不打廣告。
根據標普全球市場情報提供的聽打逐字稿,馬斯克說:「我相信應接納建議。所以,我們會試着來點廣告,看看情況會怎樣。」
今年來,特斯拉股價激漲35%,但已從去年8月觸及的高峰滑落46%。目前特斯拉股票的落後本益比爲49倍。
高通驍龍8 Gen 3發佈:主打端側生成式AI 小米14系列首發
總裁暮色晨婚 漠小忍
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4日,高通宣佈推出全新旗艦移動平臺——第三代驍龍8,它是一款集終端側智能、頂級性能和能效於一體的產品。高通的全新平臺將在全球OEM廠商和智能手機品牌的終端上得到廣泛採用,包括華碩、榮耀、iQOO、魅族、蔚來、努比亞、一加、OPPO、真我realme、Redmi、紅魔、索尼、vivo、Xiaomi和中興。
高通驍龍8 Gen 3處理器基於Qualcomm Kryo 64位架構,採用4nm製程工藝。擁有1個基於Arm Cortex-X4技術的主處理器核心,主頻最高可達3.3GHz,5個最高3.2GHz的性能核心,以及2個最高2.3GHz的效率核心。
性能方面,第三代驍龍8的CPU速度提升30%、GPU速度提升25%、NPU速度提升98%。與此同時,第三代驍龍8相比前代還有着20%的能效提升,其搭載Adreno 750 GPU,支持硬件光線追蹤,同時能夠實現240 FPS運行遊戲。
AI方面,驍龍8 Gen 3搭載了高通至今爲止最強的AI引擎,能夠通過大數據模型生成圖像,能夠運行10B的大數據模型,通過本地運行大模型,用戶就可以不依賴雲端,可以在終端側更快的進行AI輔助創作。據悉,上市初期,將支持20多種AI模型。
影像方面,驍龍8 Gen 3支持108 MP攝像頭,能夠以120 FPS錄製高達4k的視頻,同時針對AI相機也有着不小的升級,如可對視頻及圖像中的主體進行消除或提取,也可對主體背景進行替換,還能夠對畫面進行局部增強。除此之外,驍龍8 Gen 3還能夠實現實時拍攝HDR照片、以及創建同時使用前攝和後攝拍攝的Vlogger視圖模式。
其他方面,驍龍8 Gen 3還支持LPDDR5X RAM、UFS 4.0、Wi-Fi 7、藍牙5.4,能夠帶來Quad HD+顯示和60Hz刷新率下的4K分辨率,而在網絡上,其還配備驍龍X75 5G調制解調器。音頻方面新平臺則支持Qualcomm Seamless,可以連接到S7和S7 Pro音頻平臺
據悉,驍龍8 Gen 3將成爲2024年的標配處理器,小米14系列將率先搭載該處理器,後續後續將有更多搭載該平臺的產品推出。
(原標題:夏普全面屏手機諜照曝光:屏下指紋識別)
此前夏普公司曾經一再暗示他們將推出一款全面屏手機。就在最近,在網絡上又有一系列的有關這款手機的諜照流出。這款手機從外形上來看與安卓之父推出的Essential Phone非常相似,而從屏佔比上來看這款手機也是非常亮眼的。
夏普全面屏手機諜照曝光:屏下指紋識別(圖片來自於weibo)
從手機的正面來看,該機的前置鏡頭已經整合到手機的聽筒裡。比較奇怪的是,儘管這款新機配備的是5.5英寸2040×1080分辨率全面屏,然而它的屏幕比例不是18:9而是17:9。現在得到的消息來看,這款新機將於下個月發佈,低配版價格2699元,高配版3499元。
新生儿染退伍军人病爆肺炎、败血症!医揭预防方法:泡奶温度成关键
此前跑分數據庫GFXBench中已經出現了夏普新機的詳細配置,編號“FS8016”,而在配置信息易聯衆可以看到該機分辨率爲2040×1080,這在目前市場上算是獨一份。
配置表顯示,夏普新機配備5.5寸屏幕,分辨率是2040×1080,高寬比大致爲19:1;處理器爲高通2.2GHz八核心,而從Adreno 512 GPU規格看,是目前相當火熱的主流神U驍龍660;其他配置還有:4GB內存、64GB存儲、1200萬像素後置和8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安卓7.1.1系統。
近年來,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應用日益廣泛。特別是以ChatGPT爲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諸多領域催生創新應用,爲各行各業帶來更多機遇。
在賦能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工智能的”狂飆突進”也伴隨着安全隱患和風險挑戰。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對法律、倫理和人道主義層面的衝擊及其對國際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領域帶來的複雜影響,已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和討論。人工智能的跨國界合作與規範性治理顯得尤爲迫切。
本月初,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和歐盟在內的28個國家和地區,在首屆人工智能安全峰會上簽署《布萊奇利宣言》,同意協力打造一個”具有國際包容性”的前沿人工智能安全科學研究網絡,以對尚未被完全瞭解的人工智能風險和能力加深理解。
列車將「起」動?他見中捷跑馬燈超疑惑 網神解答:講台語能秒懂
而在今年10月,中國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下稱”倡議”),圍繞人工智能發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統闡述了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國方案,爲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建設性解決思路。
以人爲本智能向善
中國在倡議中提出,發展人工智能應堅持”以人爲本”理念,以增進人類共同福祉爲目標,以保障社會安全、尊重人類權益爲前提,確保人工智能始終朝着有利於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發展。積極支持以人工智能助力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球性挑戰。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中心主任曾毅認爲,人工智能作爲社會發展的”賦能性”技術,首要服務於提升人類福祉,因此要確保人工智能技術的穩健與安全。中國在倡議中明確提出”以人爲本”,體現出這是一個面向全球和全人類的治理方案。
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否會打開令人意想不到的”潘多拉魔盒”?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張欣看來,人工智能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既導致傳統技術風險加劇,又帶來了一系列新興風險,影響社會倫理秩序,帶來了一系列安全和倫理挑戰。
“人工智能技術風險具有隱蔽性、跨域性、全球性、長期性。儘管當前有一系列法律法規、倫理規範和技術標準對人工智能進行治理,但資本逐利的傾向可能導致技術異化,這就需要從國際層面展開持續性、系統性和協同性的治理努力。”張欣說。
在倡議中,中國明確提出,發展人工智能應堅持”智能向善”的宗旨,遵守適用的國際法,符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防範和打擊恐怖主義、極端勢力和跨國有組織犯罪集團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惡用濫用。
事實上,今年以來,包括美國、英國、歐盟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着手開展人工智能的治理工作,並提出各自的治理方案。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朱榮生分析指出,這些方案有的聚焦於治理原則,有的則是拋出行動準則,但國際社會目前最需要的是能夠突出反映國際共識、提綱挈領的文本,而中國的倡議恰恰爲人工智能治理的共識性文本提供了重要基礎。
健全法制倫理先行
中國是人工智能大國。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4300家,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企業和機構申請了近3萬項人工智能相關專利,佔全球人工智能專利申請的40%以上。
在技術和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中國一直致力於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公平性。
今年4月,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支持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基礎技術的自主創新、推廣應用、國際合作,同時明確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或服務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的要求,尊重社會公德、公序良俗,禁止非法獲取、披露、利用個人信息和隱私、商業秘密。
在倡議中,中國同樣提出逐步建立健全法律和規章制度,保障個人隱私與數據安全;堅持倫理先行,建立並完善人工智能倫理準則、規範及問責機制,形成人工智能倫理指南,建立科技倫理審查和監管制度;堅持公平性和非歧視性原則,避免產生針對不同或特定民族、信仰、國別、性別等偏見和歧視等。
張欣表示,當前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法治化特徵日益凸顯,逐步轉向”軟法與硬法雙軌並行、剛柔並濟”的新型治理模式。”中國提出建立並完善人工智能倫理準則、規範及問責機制等倡議,既符合國際治理趨勢,又能有效應對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新挑戰,體現了中國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秩序構建進程中的建設性貢獻”。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指出,目前部分國家和地區面對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在認知和治理能力上存在不足,還有部分國家利用技術優勢,推行技術霸權,損害了其他國家和人民的發展利益。”各方應攜手落實中國倡議,妥善應對科技發展帶來的規則衝突、社會風險和倫理挑戰”。
平等發展彌合差距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可能使更多投資轉向已經實現自動化的發達經濟體,從而拉大富裕與貧困國家之間的差距。專家指出,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智能鴻溝”與治理落差,面臨着與發達國家在科技和產業發展方面的”代差”風險。
對此,中國在倡議中提出,各國無論大小、強弱,無論社會制度如何,都有平等發展和利用人工智能的權利。增強發展中國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確保各國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的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開展面向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合作與援助,不斷彌合智能鴻溝和治理能力差距。
朱榮生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存在着”強者先行、強者定法”的短期特徵,一些技術基礎較爲薄弱的發展中國家可能會落入”弱者落後、遵從強者”的困境。”中國支持發展中國家參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規則制定,並呼籲通過基礎設施、人才培訓、聯合研發、市場交流等方式與發展中國家展開國際合作和援助,這對於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在首屆人工智能安全峰會上,中國提出,作爲發展中國家的一員,中方願與各方就人工智能安全議題加強交流和溝通,反映”全球南方”對新興技術的普遍關切,爲推動形成普遍參與的國際機制和具有廣泛共識的治理框架貢獻智慧,促進人工智能技術更好造福於人類,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張力認爲,倡議迴應了國際社會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普遍擔心和關注,充分考慮到廣大發展中國家擔憂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會對其國家安全和主權造成威脅的訴求。中國在人工智能治理這一國際社會重大議題上爲廣大發展中國家代言發聲,體現了中國推動完善全球治理的大國擔當。
多個國家和地區關注人工智能治理
歐盟
今年6月,歐洲議會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人工智能法案》提案的談判授權草案,這一法案進入歐盟立法嚴格監管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最終談判階段。這是全球首部有關人工智能的法規。該法案草案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注重基於風險來制定監管制度,以平衡人工智能的創新發展與安全規範。
美國
今年10月30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爲人工智能安全制定新標準。這一行政令要求,美國最強人工智能系統的研發人員需與政府分享其安全測試結果及其他關鍵信息;完善相關標準和測試工具,確保人工智能系統安全、可靠;制定嚴密的合成生物檢查新標準,防範使用人工智能設計危險生物材料的風險;建立檢測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和驗證官方內容的標準和最佳實踐,以幫助民衆防範人工智能驅動的欺詐;建立先進的網絡安全計劃,開發人工智能工具查找和修補關鍵軟件漏洞;研發制定”國家安全備忘錄”,指導人工智能和安全方面的進一步行動。
其他國家
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和德國等根據各國科技基礎能力與戰略發展需求形成了各有側重的立法方向。日本面臨人工智能安全帶來的法律問題,選擇從個人信息和數據保護入手,通過明確數據主體的權責劃分,推動政府和企業形成協同研發網絡,構建有利於人工智能安全發展的生態系統。德國的人工智能安全相關立法關注技術對經濟和生活的影響,重點關注自動駕駛、智能醫療等緊扣改善人類經濟和生活的主題。新加坡和加拿大則重點關注人工智能這一戰略性技術爲經濟、社會賦能的價值,從數據、安全監管入手開展相關立法。
資料來源:新華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等
本報記者 劉 嶢
大氣顆粒物採樣器【霍爾德HD-DKC10】是專用於空氣中PM10和PM2.5可吸入顆粒物採樣系統。整套儀器設計小巧,實用性強。重量輕,帶有可充電電池,方便攜帶。空氣污染會導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存和發展,保護環境安全,纔是重中之重。
大氣顆粒物採樣器實時監測計壓、計溫,自動補償流量偏差,進一步優化了流量精確度。儀器並在小型便攜、流量穩定性等方面有較大的改進,大大減少了勞動強度。採樣器應用溶液吸收法採集環境大氣、室內空氣中的各種有害氣體。
主要特點:1.電子流量計自動精準控制流量,自動補償因爲電壓波動、阻力、溫度變化引起的流量變化,恆流採樣,優良的流量標定軟件。2.大氣使用高性能進口隔膜泵,耐腐蝕、壽命長、低噪音,具有過載保護功能;3.大氣使用高效防倒吸乾燥器設計,有效防止誤操作導致吸收液倒吸,增強儀器安全性。4.大氣使用優質濾塵濾芯,實現顆粒物過濾功能,防止進入氣路干擾採樣,同時保護採樣泵和氣路。5.大氣採樣兩路設計,採樣方式靈活,可採集兩種氣體或者平行樣,並可分別單獨控制。6.顆粒物採樣採用無刷控制風機,噪聲小,負載大,適合連續長時間工作。7.TSP/ PM10/PM2.5採樣頭採用鋁合金材質,抗靜電吸附。
3亿本金仅提前赎回不足1成!郑煤机理财“踩雷”背后还有多少信托卷入“杭州30亿量化风波”?
(原標題:摩托羅拉與哈蘇合作打造相機模塊 或下週面世)
據科技網站PhoneArena報道,上週,摩托羅拉發佈模塊化手機Moto Z和Moto Z Force,揭開了品牌發展新的一頁。隨這兩款機型一同出現的還有多款MotoMods模塊,包括高音質揚聲器、便攜投影儀和電池增強模塊等,但先期就曝光的相機模塊卻無緣在發佈會上露面。
新的相機模塊可能會打上哈蘇的標誌
此前,就有消息稱摩托與哈蘇(著名中畫幅相機生產商)達成了合作,後者將負責打造相機模塊,而在發佈會上,聯想還誇口稱Moto Z將提供次世代的拍照能力,想必該模塊是得了影像大廠的真傳。
現在,這款相機模塊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因爲哈蘇下週將有一場重要的發佈會。據悉,下週三,哈蘇將爲我們帶來“一款變革影像世界的產品。”
當然,摩托的粉絲們也別忙着歡呼,因爲哈蘇在本次發佈會上的重點應該是一臺與徠卡爭市場的無反相機,相機模塊是否會隨之一起發佈現在還是個謎。不過隨着多條消息的密集曝光,這款打上哈蘇標誌的相機模塊下週出現的的機率已經變得越來越大。
Rolls-Royce確定踏入電能世界 2030年後全車系動力純電化!
圖/Rolls-Royce
身爲豪奢轎車品牌的代表,Rolls-Royce可說是無人能敵,車系中經典處之一在於堅持使用6.5L V12引擎,不過此項規格也終將走入歷史。
圖/Rolls-Royce
BMW集團總裁Oliver Zipse,近日接受電話訪問時透露了相關消息,表示Rolls-Royce自2030年代初期開始,旗下車款將會全面轉用純電動力,今年將推出的純電車款Spectre,就是純電系列的領頭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接下來這位總裁也提到最新的Neue Klasse電動車平臺,首輛以Neue Klasse打造的車款將會在2025年量產,且在後續的兩年內持續發表共計六輛的全新作品,包括四門轎車與休旅車等,Zipse表示這些車款並不只是另一輛掛上BMW廠徽的車,而是全新世代的技術體現。
圖/Rolls-Royce
另一項引人注意的產品爲全新5-Series Touring旅行車款,該車將於明年春季正式發表,動力編成與Sedan版本完全相同,當然也包括首次出現的i5 Touring,其測試車近日在歐陸地區被捕捉到的次數不少。
圖/Rolls-Royce
另一方面,Mini也準備推出純電新車Aceman,概念車款曾於去年露面,該車定位介於一般版與Countryman之間,僞裝測試車從去年起就陸續被捕獲。而另一項關於Mini的重要消息是,旗下品牌車款未來將採取直銷式販售,初期會於義大利、波蘭與瑞典等三地開賣,BMW系列車款則預計在2026年開始推行。
圖/Rolls-Royce
在近日舉辦的2023中國汽車軟件大會上,多位與會專家表示,在智能化大趨勢下,汽車從傳統交通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轉型,汽車軟件已成爲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軟件技術正在重塑汽車產業全生命週期各環節。基於使用場景,通過車載操作系統運行汽車軟件實現相關功能與服務,優化用車體驗,擴展汽車價值邊界,汽車產業和產品價值嚮應用端後移。例如,通過軟件更新,車企可以輕鬆地爲車輛添加新功能、修復漏洞和改善性能,爲車主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汽車產品的價值構成也在不斷向軟件傾斜。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軟件在車企營收中的佔比將達到35%,我國汽車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3.44萬億元。
目前,我國汽車軟件在自動駕駛、智能交互等領域已取得突出成績,極大提升了消費者出行體驗,推動我國汽車產業實現“換道超車”跨越發展。但也應看到,當前汽車軟件業發展面臨許多新挑戰,如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等。
總價都2千萬「買3房絕對比2間划算」?專家曝關鍵:重點是坪數和格局
“軟件定義汽車”有兩個環節至關重要,一是軟硬件協同發展,二是構建軟件生態實現供應鏈自主可控。加強汽車基礎軟件、操作系統的研發應用上車,加快軟件生態建設,已成爲我國汽車行業的重要任務。
首先,汽車軟件發展需要建立在硬件基礎上,需要多學科跨行業協同。汽車軟件發展是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要搶抓汽車產業網聯化、智能化的窗口期,但也不能急於求成。在發展過程中,既需要系統謀劃,也需要以點帶面,還需要“換道超車”。既要聚焦“卡脖子”問題,促進核心技術研發,也要踐行“中國方案”,成爲全球技術趨勢開創者與引領者。從整個汽車產業健康發展來看,需要從新功能、新架構、新能源、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新裝備、新模式8個方面聯動,實現創新跨越。
其次,在汽車基礎軟件方面,外資汽車軟件供應商佔據了國內85%以上的市場。在保持與國外軟件供應商合作的同時,國內產業界應加快推進中國自主產業生態建立和技術研發,以保證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可控。有專家提出,汽車軟件領域要堅持生態共建,以“芯片+操作系統”爲核心,以跨產業基礎平臺爲載體,構建開源開放、合作共享、網狀互聯的新興產業生態體系。同時,需要打破傳統的封閉式開發模式,堅持合作共贏,深化汽車軟件領域開放合作,進一步加強科技交流、互鑑互享,形成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發展局面。
最後,要加快構建國內標準體系。研究符合國家安全和產品規模化發展的相關規範、技術標準,實現汽車的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真正意義上提升中國標準。
汽車從過去的“出行代步工具”變成“移動智能平臺”,朝着軟件驅動方向一路疾馳。隨着汽車智能化趨勢愈演愈烈,在國家頂層戰略的指引下,越來越多科技公司和傳統車企看到了基礎軟件的價值,紛紛加碼汽車基礎軟件領域投資和佈局,推動着一個新興萬億級市場的到來。
富採投控集團集結高度整合的集團資源,持續升級Micro LED技術,期望與供應鏈夥伴共同實現Micro LED的普及化,讓臺灣地區供應鏈坐穩Micro LED領先地位。
重視智財權與積極開發創新技術的富採集團,在全球亦有完整的Micro LED專利佈局,自2004年發展至今,在Micro LED領域已累積將近500件專利,包括巨量轉移技術(例如Stamp、雷射及流體等轉移技術)、Micro LED芯片及封裝的結構/製程/檢測、以及顯示模塊的校正與維修。
產品面則涵蓋可提升Micro LED巨量移轉良率的Cannon Bump結構、COW(Chip on Wafer)、COC(Chip on Carrier)、i-Pixel等富採集團所推出的獨特產品,且Micro LED專利申請數量爲全球領先者之一,爲發展之路打下穩定的根基。
富採集團在Micro LED領域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解決方案包含Micro LED關鍵的磊晶技術、COC以及結合半導體制程的晶圓級製程封裝(i-Pixel)等符合不同應用需求與階段的技術與產品。
去年隆達電子以獨家專利技術i-Pixel所製作主動式驅動的可撓式Micro LED顯示屏獲得此獎,今年將i-Pixel技術再升級,以“低碳、低能耗的主動驅動可拼接Micro LED透明屏”再度引領創新,首創“低碳製程”晶圓級製程封裝技術(Wafer-level Packaging),將i-Pixel驅動方式由被動式進化爲主動式(命名爲i-Pixel),可節省20%的驅動能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凸顯“低能耗”的特點,打造符合永續趨勢的“雙低”Micro LED透明顯示屏,達到SDGs目標,並可應用於多元場域,如商業廣告牌、交通工具、醫療場所、車載及消費性產品。
元豐新科技則推出“微型化Micro LED創新技術(i-Pixel)與應用(SLIM)”,以大型顯示器應用場域進行開發,導入智慧整合SLIM架構,結合微型化Micro LED芯片巨量轉移及封測技術、智慧化快速移轉搭配混bin技術,推出全球最小0202微型封裝尺寸,並創造Micro LED顯示產品-i-Pixel,滿足高對比、暗態與亮態無色差的要求,以及超高畫質效果,加上廣視角顏色一致的特性,讓觀賞者能以不同視角觀賞近乎相同的畫質,適用於中控室、戶外及室內大型廣告牌、電影院、虛擬攝影棚及高階大型會議室。
富採集團在Micro LED量產的道路上,以應用需求和環境永續爲出發點,整合集團技術優勢,爲應用擦出新的火花,也以實際的行動守護環境。
來源:時報資訊
更多面板產業深入行情,點擊瞭解TrendForce集邦諮詢《面板產業鏈供需及價格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