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會享受生活的城市,到底有多安逸?
這個夏天,在大運會和暑期遊的雙重加熱下,成都異常火爆,熊貓、川菜、變臉、茶館……這些成都“顯眼包”代表頻頻刷屏各大網站,於是,“去成都的街頭走一走”成爲“旅遊特種兵”們的新目標。
既然來到了成都,火鍋串串不能不吃,大熊貓不能不約,川劇變臉不能不看,茶館更是不能不泡……
成都的茶館,盛名在外。論數量,3萬多家茶館,放眼全球,沒有一座城市能和成都匹敵,只要走進成都的街頭,你就能看到,街邊的茶館絕不比飯館少,要說整個成都就是中國最大的茶館也不爲過。
論氛圍,更是獨樹一幟的,隨便走進一家茶館,聽着聲聲軟綿的成都話,感受撲面而來的鮮活煙火氣——嘈雜的人聲中,人們癱坐在竹椅上,慵慵懶懶,或看戲聽評書,或嗑瓜子擺龍門陣,或搓麻將打撲克,或採耳泡腳……一邊喝茶,一邊享受,爽翻,安逸得板。
這種閒適與安逸,伴隨茶香四溢,飄向成都街頭巷尾,浸潤出與衆不同的城市畫風,讓人忍不住停下腳去探索。
成都,茶都一座泡在茶館裡的城市
打開成都地圖,輸入“茶館”,回車檢索,你會發現,密密麻麻的紅色圓點星羅棋佈,遍佈成都的大街小巷,讓人看花了眼,是的,成都被茶館包圍了。
與其說茶館開在了成都,倒不如說成都本就泡在茶館裡。
隨便走在成都的哪條街上,不出百步,必會閃現出一座茶館,在深巷裡、公園裡、鬧市區,都能看到成都人喝茶的身影。而被人們熟知的茶館也不少,彭鎮的觀音閣老茶館、人民公園的鶴鳴茶館、春熙路上的大慈茶社……個個人氣爆棚,用“一城居民半茶客”來概括,再合適不過了。
其實泡茶館,是成都人延續了很久的生活習慣。在《成都通覽》中就有記載,在清末成都516條街巷中,就分佈着454家茶館,幾乎每條街巷都有茶館存在。發展至今,現在的成都城內已有3萬多家茶館。一代代成都人,就這樣在茶館裡泡着泡着,把成都泡成了名副其實的“茶都”。
永定河曾七次淹北京,八次淹天津,最后是如何被治服的?
成都人泡茶館,大多時候是邊喝邊耍。“耍”,即玩的意思。要問成都人茶館裡有啥子好耍的?他會說:想咋耍就咋耍。一個人可以讀書看報,兩個人可以下棋對弈,三個人可以鬥地主,四個人剛好湊一桌成麻……
不愛耍的還可以擺哈龍門陣,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只要坐在一起,就可以聊聊家長裡短,天下大事,就比如前段時間大運會在成都舉辦,那街頭巷尾的討論中不時能聽到這樣的話:“大運會這麼快就閉幕咯,我們的娃娃好爭氣,金牌和獎牌數量排名第一哦。”“對哦,閉幕那天也是立秋哦,難怪這哈兒的風冷颼颼的。”“聽說最近大運會‘英語培訓手冊’很火嘛,你學會了嗎?”“哈嘍,古德拜,三克油,掃二瑞,搜意斯……”
台65線快速道路往國3匝道 酒駕自撞翻車駕駛困車內
這不,成都茶館的公共空間屬性就體現在這了。對於許多老成都人來說,茶館不僅是歇腳、消磨時光的好去處,同時也是社交的主場所、國際局勢“大論壇”,朋友聚會、衝殼子、談生意、打聽事情……都可以在茶館裡進行。茶館對於成都人的重要性,宛如咖啡館之於上海人,而喝茶對於成都人來說,是和吃飯一樣重要的。
花莲震灾联合公祭 4000大白菊象征「翅膀」缅怀亡者
以食爲樂的成都人,在喝茶上也自成一派。紫銅茶壺、景瓷蓋碗、帶柄玻璃杯,白瓷青花杯、老式保溫瓶是標配,再高檔些的,還有專業的長嘴壺表演。
在擁擠的茶堂中,用長嘴壺給客人摻茶添水非常便利,不過現在的長嘴壺多用在茶藝表演中。
不過蓋碗茶卻是成都茶館裡最常見的,它是茶蓋、茶碗、茶托三件套齊全的蓋碗茶。滾燙的開水注入蓋碗時,碗中的茶葉翻滾跳躍,茶香瞬間撲鼻,然後悠悠地端起茶碗,吹涼、吸入、吞下,一氣呵成,有格又有味,盡顯成都人閒適、安逸的生活態度
爸买金饰吓跑女友 小钟聚会当分母
如果要問其中的茶滋味如何?還得去川蜀大地的茶山深處去尋找答案。
美促出於人道暫時休兵 以總理:人質未獲釋不停火
川蜀好山水
川茶好滋味
“九天開出一成都,千門萬戶入畫圖。”地處四川盆地中心的成都,自古便是民豐物阜的天府之國。
龍門山與龍泉山“兩山夾一原”的格局,而加上都江堰馴服了狂野兇猛的岷江水,盆地北部的秦嶺-大巴山脈又將冷空氣阻擋在外,此外還有南來的印度洋暖溼氣流深入盆地,與這裡的河流湖泊,共同爲這片土地提供四季宜人的氣候。
预售22.98万-26.98万 传祺ES9将于今日上市
這裡的天是溫和的,土地是滋潤的,而四川盆地與山地的過渡地帶,是茶樹最爲理想的生長之所。因此,這裡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最早買賣茶葉的地方。
從天空俯瞰,四川盆地就像一個大茶碗,成都平原就在茶碗的中心,來自四周山地的好茶,皆落入碗中,成就了成都這碗回味無窮的茶。
孙德荣人工膀胱出问题 尿不出来送急诊「插30cm管子」痛到惨叫
成都茶館裡,最常見的莫過於川茶了。茉莉花茶代表——“三花茶”征服了一衆茶客;綠茶蒙頂甘露、峨眉山茶、米倉山茶、宜賓早茶、納溪早茶鮮爽有味;黃茶中的佼佼者蒙頂黃芽、廣元黃茶鮮嫩甘醇;還有西路邊茶、雅安藏茶等黑茶代表,增添陳醇口感;更有川紅工夫帶來香甜滋味。
成都人硬是愛慘了茉莉花茶,這是衆所周知的。在成都泡茶館的悠閒時光,不能少了老成都最熟悉的三花茶。三花茶裡,茶與茉莉花雜糅一起,相互激發彼此的味道,幽幽的茶香、香濃的茉莉花氣,像極了成都的生活,令人感到踏實、自在。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在雅安的蒙頂山上,有着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茶園,生長在這裡的老川茶羣體種色、香、味、形獨具一格,捲曲型綠茶代表之一的蒙頂甘露香氣馥郁、回味甘甜;芽形黃茶的代表之一的蒙頂黃芽花香幽長、鮮醇回甘,都堪稱一絕。
传播进入瓜时代
峨眉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因地處“華西雨屏”地帶,常年雨水充沛,且山區多雲霧,氣溫垂直變化明顯,適宜茶樹生長,產自這裡的峨眉綠茶色翠形秀,清香馥郁。此外,保留了茉莉乾花在茶中的碧潭飄雪,香氣清幽高雅,茶香花香融爲一體,迷倒了不少茶客。
位於廣元旺蒼縣的米倉山,屬於四川盆地北部的高寒山區向南部中低山區過渡地帶,這裡垂直氣候明顯,晝夜溫差大,十分適合茶樹內含物質的積累,因此,來自米倉山的茶,香氣沁香持久,滋味鮮醇濃甘。產自這裡的廣元黃茶,色澤金黃,湯色鵝黃剔透,香氣悠長,滋味鮮爽甘甜,也是黃茶中的新貴。
在川南的瀘州、宜賓,每年春天,這兩地的茶總是早早醒來,搶“鮮”出發。瀘州納溪早茶,和宜賓早茶的鮮美,憑藉一個“早”字,最早在2月就有新茶入杯,帶來最新鮮的春茶滋味,總能撥動老茶客的心。
而宜賓還有一味紅茶代表:川紅工夫,它是上世紀50年代才創制的一款工夫紅茶,採用老川茶羣體種作爲原料製成的川紅工夫,品質優異、緊細秀麗、香氣濃郁,似有花果或橘糖的香氣,十分出衆,堪稱中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
產自雅安的南路邊茶,又稱“雅安藏茶”,代表品種有康磚、金尖等,主要銷往康巴、西藏等地區;來自灌縣(現都江堰市)、北川一帶的邊銷茶,便是“西路邊茶”,它們統稱“四川邊茶”,是中國黑茶中重要的一支,紅濃陳醇的特點非常鮮明,令人回味無窮。
在川蜀大地山山水水的滋養下,這片富饒的土地,不僅孕育了川茶的千滋百味,也成就了成都人的饕餮盛宴。如果你想真正瞭解成都,喝完手裡的茶,還得鑽進成都街頭,把好吃的掃一遍。
「全身名牌」学生抢领助学金 贫困孤儿哭:饿2天多绝望
大運會英語金句:
If you don’t eat hot pot, you eat kaojiang
ST深天信披违规被立案,律师提示受损股民可加入维权
成都真好吃,這是全國人民的共識。也是大運會期間來到成都的各國選手的共識,賽場上是對手,賽場下是飯友。
作爲大名鼎鼎的世界美食之都,成都人可是有着不少看家本領:火鍋、串串、冒菜、老媽蹄花、老媽兔頭、鉢鉢雞、豆湯飯、狼牙土豆、冰粉……一個月內吃遍成都,可以每天都不重樣。
沸騰的火鍋,咕咚咕咚,就像成都人的生活,熱鬧又包容。鴨血、毛肚、肥腸、腦花、鵝腸、牛肉……猶如來參加大運會的優秀選手,都能在一鍋之中煮出不同滋味;鮮香、麻辣、軟糯、爽脆……各種口感挑逗着食客們的味蕾,再蘸上香油底料,一口下去,口水直流,快樂滿格。
或者拿上號碼牌,在街邊毫不起眼蒼蠅館子前排起長隊,點上鉢鉢雞、老媽蹄花、芋兒雞、回鍋肉、豆花肥腸……
對了,必須得加上一大盆米飯,先來幾口蹄花湯潤潤口,再從盆底舀一勺裹着湯汁的嫩豆花,帶着上層的肥腸一起蓋在米飯上,快速扒拉沾滿了湯汁的米飯入口,一下就能幹掉半碗飯。再用同樣的辦法,在米飯上蓋上一層回鍋肉和蒜苗,澆上肉汁,又一口氣吃下半碗飯。
吃得不夠癮?走到路邊的小吃攤前,買上一份狼牙土豆、一份冰粉、一份涼糕,邊走邊吃,一口麻辣脆嫩的土豆下肚,趕緊續上一口涼涼甜甜的冰粉或軟糯香甜的涼糕,這冰火兩重天的感受,讓人慾罷不能。
台65線快速道路往國3匝道 酒駕自撞翻車駕駛困車內
這些還不滿足,那就必須按照大運會英語金句來:If you don’t eat hot pot, you eat kaojiang.(“不吃火鍋,就吃Kaojiang”坐過成都地鐵的人,都聽說過這句話,就連參加大運會的外國選手們也被洗腦了。)
被大自然厚愛着的成都人,天生便有着會吃、會喝、會享受的浪漫性格,他們在這座城市裡,把日子過得如喝茶般舒服,如吃火鍋般熱鬧,閒適安逸又自在包容,讓人嚮往。
唐 龍
每當走進成都,總愛沉浸在這裡的街頭巷尾,喝喝茶,吃吃飯,不經意時光便流逝了。而每次要離開時,又挺着快被撐破了的肚皮說:成都,我一定會回來的。
文|石梅
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机器人板块大涨4%
編輯|歐寒天石梅
圖片編輯|王家樂
策劃、審稿|歐寒天
設計|東子
封圖、頭圖| 視覺中國
參考資料
《中國茶經》2011版
本文系【地道尋茶記】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